“王经理来电话说3点钟不能参加会议。小孙说他不介意晚一点开会,把会放在明天开也可以,但是10:30以前不行。可会议室明天已经预定了,但星期四还没人预定。唐总的秘书说,唐总明天很晚才能从外地赶回。会议时间定在星期四11点似乎比较合适。您看行吗?――如果是你们,会如何向领导请示这件事呢?”围绕这道课堂练习题,员工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现场实战实训、互促互动的氛围浓厚。这是7月26日下午,市城控集团直属子公司市保障房公司举办公文写作知识讲座中的一个场景。

本次讲座特邀国网荆门供电公司副总政工师徐建国授课。徐建国老师深耕精耕写作领域30余年,在中央省市各级报刊媒体发表文学、新闻、论文等各类作品150多万字,其中20多件新闻作品获奖,从一名略通文墨的写作“小白”蜕变成妙笔生花的“荆门名家”。
首先,他系统讲解了企业公文、材料类公文和法定公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并以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了公文材料的写作经验。“写好公文和材料要打好五个基础,即用好优秀范例模板、掌握日常公文用语、善于平时积累素材、熟悉常用公文格式、提高文字写作能力。”“材料类公文写作的六步法,即定位子、备料子、搭架子、装套子、填例子、修胚子。”
随后,他就写作方法技巧进行了具体阐述。“文无定式,但大体须有。这个‘大体’,就是基本的方法和套路。我觉得掌握写作方法至关重要,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捷径。”他结合样本材料,逐条讲解了自己总结的“写作五法”,即材料积累法、材料选择法、写作运思法、写作感悟法和写作表达法。
接着,他分享了自己创作的一篇文章――《电力“红马甲”》(2003年荣获中央文明办精神文明创新奖、入选《中央文明办精神文明创建新方法100例》),并从构思立意、选材用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深度解析了诞生过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以切身体会告诉大家,只有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写作才有厚实的基础。公文写作灵感来源于日积月累的努力,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闪光点或有价值的事物,并通过描绘、叙述等笔录,将它们转化为原始“写作部件”,牢靠贮存在“写作日记”的仓库中。到具体写作时,随时可根据主题需要,拿来“总装”。
最后,就课堂练习题,徐老师以结构性思维方式给出了答案:“我们可以将3点钟的会议改在星期四上午11点开吗?因为唐总、王经理和小孙都可以参加,并且本周只有周四会议室还没被预定”。这种表述方法就是遵循“结论先行”原则,能有效提高汇报效率,让领导第一时间了解核心内容。
徐老师结合典型案例和切身感悟,与员工交流互动、答疑解惑,讲座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干货满满。大家被其渊博的学识、不俗的谈吐和深厚的功底深深折服,对其精心备课、精细辅导、精彩讲授表达了由衷感谢,并表示将以本次讲座为契机,在学中干、干中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写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公司也将常态化开展员工业务技能学习培训,以培促学、以学促用,提升全员素质能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集聚智慧动能。(文、图:周梦婷 高梦溪)
|